市政道路工程钢桥面铺设沥青混凝土车辙
发布时间:2022-09-19
市政道路工程钢桥面铺设沥青混凝土车辙
铺装结构设计应参照《公路钢箱梁桥面铺装设计与施工技术指南》的典型铺装结构方法。
采用反应树脂作为防水层的铺装结构时,如图5所示.1.2、应满足下列要求:
(1)钢板喷砂除锈程度达到规定等级,并采用环氧富锌漆作为防腐层;
(2)反应性树脂防水层可分为两层,下层干膜厚度0.2~0.3mm,上层干膜厚度00.5~0.6mm,上撒布机制中砂;
(3)橡胶沥青砂作为缓冲层,厚度应为5~8mm。为保证层与防水层的连接,应采用溶剂沥青粘结剂作为底涂层,剂量为0.2~0.4kg/m2。
浇筑沥青混凝土作为防水层的铺装结构时,浇筑沥青混凝土具有防水层和下层的作用,如图5所示.1.如下所示,应满足以下要求:
(1)钢板喷砂除锈程度达到规定等级;
(2)溶剂型沥青粘结剂作为封闭层,涂两层,一层用量为0.1~0.2kg/m二、二层用量为0.1~0.2kg/m2.封闭层也作为钢板与浇筑沥青混凝土层之间的粘结层;
(3)浇筑沥青混凝土下层厚度应为25~40mm,相应的面层厚度应为30~40mm。
边缘带与铺装层之间的接缝可以用接缝条或热熔填缝料密封。下层施工接缝与表层施工接缝的位置应错开至少100mm。
材料
钢桥面沥青及沥青混合料的材料要求应符合《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》JTGF40规定。
防腐层.防水粘结层的材料要求应参照《公路钢桥面铺装设计与施工技术指南》。
施工
钢桥面防水施工时,应封闭整座桥,防止施工和运输污染,避免与其他工序交叉干扰。
钢桥面铺装施工应避免雨天。施工中遇雨时,应立即停止施工,消除雨水造成的危害后方可重新施工。
钢桥面铺装施工不宜在夜间施工,浇筑沥青混合料施工不低于5℃情况下进行。
正式施工前应作为试验段,喷砂除锈及防水粘结层面积不小于100m2、沥青铺装层长度不小于1000m。
尽量避免设置施工缝。不可避免时,横向施工缝应设置在钢梁相邻横肋(含横梁)的中间,相邻两个或两个以上.下层水平施工缝应错开1m以上;纵向接缝应距钢梁纵向腹板300位置cm以上。
钢桥面除锈防腐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:
(1)除锈涂装时,大气湿度不超过85%,环境温度不低于10%℃,钢板表面温度应高于空气露点3℃以上。浓雾或降雨时,不得进行施工;
(2)喷砂除锈钢桥面板的清洁度应达到Sa2.5级,角处人工抛光除锈的清洁度应达到5级Sa3.0级,粗糙度应符合设计要求;
(3)除锈钢桥面应及时保护,并在4h一层涂层涂层施工。
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防水粘结层施工应满足以下要求:
(1)施工前应再次清理桥面,清除所有油污.水或其他污染物;
(2)高压无气喷涂设备运行前,应覆盖桥面其他部位,并采取有效的防风措施,风速大于10m/s不得施工;
(3)防水粘结层应分为两层,每层湿膜厚度不小于1.2mm,两层干膜总厚度不小于2层mm,二层应在一层涂膜干燥后立即喷涂;
(4)在防水粘结层施工接头处,新涂膜在旧涂膜上的搭接长度不小于50mm。
橡胶沥青橡胶砂缓冲层施工应采用机械摊铺,厚度应为3~8mm,施工温度应为200~2200℃。为充分覆盖和封闭防水粘结层,摊铺后应派专人检查,无气泡和脱空现象。
粘合层施工时,应根据不同种类的材料选择专用洒布机和合适的喷嘴。施工时控制洒布速度,按设计用量均匀洒布。
钢桥面下层浇筑沥青混合料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:
(1)浇筑沥青混合料混合出料温度应控制在220~240℃,并放入具有加热搅拌功能的运输设备中,途中搅拌时间不得超过8h,否则应废弃处理;
(2)摊铺前应采用钢板或木板设置并固定侧向模板,高度与摊铺厚度一致;
(3)浇筑沥青混合料施工接缝应进行预热处理或使用接缝条,确保与新铺沥青混合料形成整体;
(4)摊铺过程中出现气泡或鼓包时,应在混合物流失前进行处理,并用特殊针状体刺破排出;
(5)预拌碎石应采用自行撒布机沿摊铺机撒布,撒布量应根据现场试验确定,覆盖面积应控制在50~90%。预拌碎石的沥青量应为0.2~0.5%。
上层热拌改性沥青混合料(SMA/AC)施工时,应符合下列要求:
(1)改性沥青混合料(SMA/AC)应符合《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》JTGF40、施工时可适当提高摊铺温度;
(2)SMA轮胎压路机不宜碾压结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