芜湖老旧小区改造如何成为国家模式
发布时间:2022-12-12
芜湖老旧小区改造如何成为国家模式
社区建筑立面焕然一新,道路铺设沥青干净平整,花坛绿植生机勃勃,……10月19日,大江信息记者来到镜湖区老旧小区连片改造“样板”项目-源丰区。香榭大街作为连片式改造点之一,项目已处于收尾阶段,社区整体环境有了很大改善。
作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旧社区改造的72个联系点之一,该地区的改造项目最近被用作“样板”项目介绍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22年城镇旧社区改造联系点工作交流会的经验。
“建筑立面改造进展顺利,后期重点是社区地面改造。”在袁峰社区改造点,建设单位中航空航天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王俊虎表示,改造项目总体进度达到70%,预计11月底完成区域改造。届时,这个多年来一直被公共设施、环境卫生脏乱、管理粗放等问题困扰的老区,将变得华丽。
参与社会资本“样板”工程改造
袁峰区位于镜湖区唐婷街。该区改造为包括袁峰社区和大富新村在内的两个社区。共有60栋建筑1900栋,建筑面积约19.4万平方米。作为旧社区的连片改造“样板”体积较小的香榭大街和只有一栋连体楼,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通宝楼也搭上了通宝楼“顺风车”,纳入改造范围。
改造前,小区基础设施陈旧,道路损坏,立面墙漆剥落,飞线凌乱,公共空间使用效率低,管理混乱,大型餐饮、废品回收站、物流中转站、汽车美容维修、建材、家居装饰店等复杂业态混合,缺乏公共空间?规划管理。
大江信息记者从镜湖区有关主管部门了解到,源丰区社区连片改造计划投资9500万元,通过epco联合体招标模式(社会资本参与旧社区改造)引入北京愿景集团作为项目设计、采购、施工、运营的领导单位,共同投资振兴闲置资源综合利用,完善配套设施,建立微利可持续长期经营机制,造福人民。
通过对区域的综合整治、风格的提升和后期社区产业的引进,以物业为基础+养老、托儿所、便捷服务、商业运营、智慧社区、资产运营等业务,实现区域运营和长期管理,建设宜居、宜商、快乐、休闲的新社区。
据介绍,源丰社区通过闲置空间资源盘点,整合了6000个社区服务中心㎡空间、引进愿景和家科技集团专业物业运营单位,和家科技集团计划投资400多万社会资本,部分资金用于改造便利市场、养老配套设施、书吧等,建立当地社区综合服务平台,最终建立微利可持续的长期运营机制。
另一部分资金用于前三年的物业合同补贴,确保改造成果的规范化和物业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,减轻物业企业和居民的负担。通过整合社区及周边低效闲置空间,增加公共停车位,利用可操作资源收入反馈后期物业运营和旧社区改造后的维护成本,不断提高居民生活的成就感和幸福感。
服务“零距离”居民齐参与
“现在楼外立面正在改造中,我家新买的空调急着安装,该怎么办?”今年6月底,源丰社区B四栋楼的刘先生来到项目部居民接待处提出要求。很快,施工单位联系了刘先生,提前通知了预留的空调安装位置,解决了刘先生的紧急问题。
让居民全程参与老旧小区改造,服务“零距离”,改造“零差评”是袁峰区旧社区改造的经验优势之一。在现场建设单位中航天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项目工程部,大江信息记者看到,在一本厚厚的居民登记簿上,登记了几十条居民的意见和建议。“合理的建议也会综合考虑。”王军虎说,居民对改造有任何疑问,不理解或要求,都可以来登记反映。
在元丰区改造过程中,大富社区党委充分发挥组织优势,协调社区行业委员会、项目总承包商、物业企业,形成讨论规则,鼓励和引导居民、各行各业参与,从整体设计规划到树木移植、路灯位置调整、监控位置选择等,可通过讨论规则解决,形成多元化共同治理的良好改造氛围,实现社区改造“零差评”。
因势利解决遗留问题
旧社区改造,由于历史遗留,社区违法建设众多,不仅影响社区、城市美观,而且存在重大消防安全风险,同时给改造工作造成极大不便,非法建设拆除工作迫在眉睫。
在大福新村社区,建筑一楼后有许多非法建筑,如庭院、天花板、杂物堆放等,部分占用了消防通道,给上层居民排水带来了一定的困难。景湖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牵头,与街道合作,社区利用形势。拆除一楼违法建筑后,总体规划方案得到了社区居民的一致认可,不仅解决了一楼居民对高空抛物、污水横流的担忧,而且美化了社区的整体环境,确保了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