芜湖市政道路工程,芜湖管网改造,芜湖老旧小区改造,房建工程就选雄业实业

当前位置:首页 > 常见问题 > 老旧小区改造的实际现状

老旧小区改造的实际现状

发布时间:2023-04-17

  老旧小区改造的实际现状

  近几年来,政府大力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程,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的数据,2022年全国计划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.1万户,840万户。2022年1-12月,全国新开工改造老旧小区5.25万户,876万户。我国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已取得积极成效,但根据目前改造实践的现状,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仍存在许多困难。

  从主体之间的协同机制来看,旧社区的改造需要协调各种主体的利益,使其形成合力,从而达到旧社区更新迭代的目的。20世纪90年代,合作规划理论成为主流规划理论。在中国对旧社区改造的研究中,学者们主要从合作主体、制度工具和地方要素三个方面探索政府、市场和社会三元主体之间的合作关系。[9]旧社区改造的难点之一是居民参与意识不强,主体共同体意识薄弱。旧社区的人口结构大多是老年人,社区之间存在协调。

  其次,社区居委会具有浓厚的行政色彩,进一步导致居民自治机制的不完善。社区居委会作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,负责社区居民事务,同时完成政府分配的行政事务。随着社会治理重心的下沉,社区已经成为社会治理的重要领域。居委会处于社区行政任务传递的末端,逐渐出现行政化、边缘化、内卷化的现象。[10]一方面,由于居委会行政事务重,提供社区服务、引导社区居民自治缺乏足够的精力。另一方面,旧社区居民缺乏参与程序和利息。

  传统的自上而下的垂直系统尚未形成多元主体的参与格局。城市旧社区改造的治理主体主要由政府、市场和社会组成。如果政府实力太强,市场和市场都会相对缺席。旧社区改造主要包括三种类型:基础类、完善类和推广类。基础类是指满足居民基本生活和日常保障的基础设施改造,一般由政府推动,资源来源依靠中央和各级财政投入。完善类主要是指改善居民生活需求,如安装电梯,一般以谁受益,谁出资为原则。改善类别是指对城市的重视。

热线电话
13309632163 13966329655
扫码进入老旧小区改造、市政道路工程手机端

扫码手机站

技术支持
关闭